對關稅、貿易戰的擔憂引發股市賣壓

Kristina Hooper
Chief Global Market Strategist

 

 

  • 關稅與全球貿易戰陰影使投資人感到不安,因此上週股市歷經兩年來最大跌幅。
  • 管制社群媒體的法規引起隱憂,及貨幣政策可能更為緊縮,同樣對股票造成壓力。
  • 本週將發布的消費者信心與經濟成長數據可能相當重要。

 

我們似乎開始察覺到市場出現一絲恐慌跡象,上週不僅全球股市面臨賣壓,投資人也轉抱看來安全的美國公債,因此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至2.817%,是多週以來的新低點,上週市場大跌也是近兩年來最糟的股市表現。

 

 

上週關鍵事件

幾項不同因素似乎引發股市波動:

 

法規成為擾亂市場力量:此波賣壓始於科技業,因為市場擔心社群媒體巨擘臉書將面臨更嚴格的法規監理,但我認為這應非主要的擔憂來源,畢竟科技創新之後就應預期法規監理將趨於嚴格,這也是產品生命週期的一部份,此外,不論是加密貨幣或社群媒體,我們應假設大部分政府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瞭解新科技的能力與缺點,之後才會完全啟動法規監理工作,事實上,修改富蘭克林名言的時機也到了,他曾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確定的,除了死亡與納稅」,現在我們還應加入第三項確定的事情:法規監理。

 

歐盟宣布擬課徵數位營收稅,我認為這其實對科技業造成更大的壓力,此措施可能衝擊企業獲利,這一向是值得擔憂的。

 

關稅使全球貿易戰的機率升高:對於可能爆發貿易戰之合理擔憂,為上週股市造成更龐大的壓力。我認為,關稅就像培養皿中的細菌,一旦迅速繁殖,就可能阻礙經濟成長。我的看法是川普政府有理由透過世貿組織處理中國的侵犯智財權情事,就如James Bacchus最近在一篇卡托研究所的文章所述1,但除此之外,我相信加徵關稅具有風險,原因如下:

  • 中國採取的關稅報復措施可能傷害部分美國企業,中國是美國去年第三大出口市場,某些美國產業,例如航太與農業,均大幅對中國出口,因此可能因關稅報復措施而受害。
  • 我相信美國對外國商品加徵關稅將傷害美國消費者,美國全國零售聯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即指出關稅是「要一般美國民眾因中國違規而受到處罰」,而且可能抵銷去年國會通過稅改方案所帶來的效益2
  • 報復措施可能以非關稅形式進行,如我過去的警告所指出,外國政府可能運用更強大的工具,也就是減少購買美國公債,甚至是出脫手中持有的美國公債。中國是持有美國公債最多的國家,所以只要中國減少或停止買進美國債券,就會對美國借貸成本造成龐大的衝擊,這一點並非僅是理論而已,在最近的彭博電視台訪問中,中國駐美大使即表示中國不排除減少買進美國公債的可能性。

 

可能出現較緊縮的貨幣政策:市場擔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 向鷹派靠攏,對股市造成下行壓力,FOMC是美國聯準會的政策制定單位,聯準會已大幅上調美國經濟成長預估數據,但本月份FOMC會議發布的點狀圖仍預期2018年僅升息三次,這讓我有點驚訝,然而,若通膨跡象出現(特別是薪資成長),此預期可能會改變。

 

雖然目前點狀圖預測,2018年將升息三次,看起來似乎令人安心,但現在對2019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中位數是2.75%至3%,在最近一次的FOMC會議前,此數字是偏向鷹派的利率水準,也導致市場擔憂殖利率曲線反轉。

 

綜合支出法案與白宮人事頻繁更迭不利於安撫市場:我認為上週還有幾個衝擊股市的額外因素

  • 國會在克服來自白宮的反對聲音後,上週通過1.3兆美元的綜合支出法案,好消息是法案通過就可避免政府關門,但法案可能造成債台高築情況惡化,所以也許是弊大於利。由於美國仰賴海外投資人購買債券,我們現在必須擔心美國公債的外國買家可能減少購債規模。
  • 市場對於白宮人事頻繁更迭似乎也感到有些不安,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股票好像不受白宮混亂的影響,事實上股票就像是「不沾鍋」,所有政治發展都未能造成衝擊,但此情況可能正在改變,至少暫時是如此,而其中令人憂心的一項發展就是擁護保護主義人士的影響力上升,尤其是Peter Navarro,他對貿易赤字採取鷹派態度,現在成為川普總統的首席經濟顧問,此外,部分知名的「全球主義人士」也已離開,包括前國務卿Rex Tillerson,以及本月辭去川普首席經濟顧問一職的Gary Cohn。
  • 川普總統任命John Bolton接任H.R. McMaster的國家安全顧問職位,我認為此任命案提高美國被捲入一或多個軍事衝突的風險,特別是因為Bolton對於外交政策採取鷹派立場。此外,針對特別檢察官Robert Mueller對於2016年干涉選舉情事的調查,川普負責回應該調查的法律團隊也有人事變動,這一點可能使投資人緊張。

 

市場中的確似乎有某種程度的恐慌,但很重要的是投資人上週轉向美國公債的規模並不大,這一方面似乎表示恐慌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則是投資人所謂的「避風港」資產可能有所改變,因為上週黃金價格上漲,事實上,在金價上揚的同時,銀價卻是降低,這也許可解讀為經濟隱憂上升的跡象,一般而言,過去金銀價格比上升都是在市場騷動時期發生,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

 

雖然上週股市表現為兩年來最差,但重要的問題是此情況會持續嗎? 我相信市場仍將動盪不安,正面與負面因素也將持續拉鋸,這表示股市很可能繼續反彈再面臨賣壓,且股市績效佼佼者會在不同領域之間輪替。我先前曾就雷聲大雨點小的市場撰文,對於過農曆年的人來說,今年是狗年,對於投資人而言,今年則是「吉娃娃」年。

 

 

本週觀察重點

美國消費者信心與消費者觀感:以上指標很可能顯示美國消費者情緒仍維持正面,但觀感與經濟活動之間有落差,觀感可能較實際支出更為正面。美國個人所得與支出本週也即將發佈,此數據應有助了解消費者支出是否確實反映正面觀感。

 

日本零售銷售與工業生產:近期全球數據疲軟,因此密切關注所有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數據非常重要,此數據應可簡要說明日本經濟近期表現。

 

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美國第四季GDP很可能顯示強勁經濟成長,而主要的驅動力就是消費者支出,然而,雖然證實此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密切關注第一季GDP,因為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的GDP Now 指標表示成長差強人意。

 

英國方面,GDP預測同樣將在本週發佈,隨著英國明年脫歐的談判持續,該數據應可顯示在面臨大幅經濟不確定性之時,英國經濟成長狀況如何。此外,加拿大的GDP預測也應密切關注,因為該國央行擔心升息已導致經濟放緩,所以暫緩升息。

 

歐元區經濟信心:歐元區的經濟信心指標提供關於消費者與企業信心的廣泛數據,這應可顯示經濟成長未來將朝何方向前進,特別是因為近期歐洲經濟數據出現較為疲軟的跡象。

 

 

 

  1. 卡托研究所,「世界貿易組織可如何約束中國的違反智慧財產權情事」(How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an Curb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nsgressions),2018年3月22日。
  2. 全國零售聯盟,2018年3月22日。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且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投資人宜明辨風險,謹慎投資。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18-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