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的危險

Kristina Hooper,
Chief Global Market Strategist,
Invesco Ltd

 

 

地緣政治再次成為鎂光燈焦點。德國在經歷近六個月的不確定性後,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終於成功組成聯合政府,同時,義大利上週末選舉結果難料,開啟義大利政治的動盪時期。義大利選民如同近期英國、美國、德國和其他國家的選民,用選票質疑「現狀」,其中當然包含對現行貿易和移民政策的不滿。儘管義大利選舉正式結果尚未出爐,但隱約可見未來各政黨如欲組成聯合政府,不確定性將持續一段時間(何況目前為止,我們仍不確定哪個政黨將握有優先組成政府的權力),我們會仔細關注這場風波的後續。在這些事件之後,仍要談論本週最火熱的地緣政治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於3月1日宣布,將對進口至美國的鋼鐵課徵25%的關稅,對鋁材徵收10%關稅。這起事件讓我想起兩本建構我對國際貿易觀點的書籍:

 

  • 1985年我高中一年級的時候,閱讀美國汽車產業知名企業家艾柯卡(Lee Iacocca)的自傳,其中最後幾章談論他對國際貿易的觀點並提出具說服力的保護主義論點,說明他信奉公平貿易而非自由貿易,同時解釋美國必須保護攸關就業和國家安全的產業。他特別聚焦在日本通商產業省對日本企業的支援與協助,並提倡保護主義政策,例如對進口石油課徵關稅、給予美國企業優惠的貸款利率,以及在關鍵產業對日商的市占率設定上限。
  • 就讀商學院期間,我選了一門關於營運管理的有趣課程,授課教授十分擁護自由貿易和競爭,並建議我閱讀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的《大清算》(The Reckoning)。這本書對許多議題都提出令人讚賞的想法,其中一個議題就是美國汽車產業於1970年代的衰落。書中記載美國汽車製造商因占有產業主導地位而變得自滿:當時汽車製造商自認十分了解美國客戶,並假定他們願意接受較不可靠、較不耐用且燃油效率較低的汽車。若當時沒有其他選擇,這點或許無庸置疑,不過一旦出現其他選項,客戶的偏好就會開始快速改變,而當時汽車產業沒有回應消費者不斷演變的偏好。本書表示,美國汽車製造商不能將所有困境都怪罪日本。

 

 

保護主義的風險vs.自由貿易的風險

所以,我如何看待保護主義?國際貿易牽動十分複雜、細緻的議題,不過我相信在相同條件下,自由貿易對消費者、企業和經濟帶來更多益處,原因是保護主義存有許多負面影響:

  • 首先,保護主義可能會導致通膨,減損消費者的購買力,對中低收入的消費者更會產生負面影響,因為用於關稅的額外費用原可用於更具生產力的用途。
  • 保護主義也可能導致競爭力下降,使企業感到自滿,且因受到保護而不用被迫創新。

有競爭就有輸贏,但輸家因失敗而被迫創新,可望受益於創造性破壞。

 

普遍認為自由貿易的壞處為貿易逆差,但這並非壞事,因為:

  • 較為富裕的國家(如美國)相較其他國家購買更多商品,當美國陷入貿易逆差,將有助其他國的經濟成長,最終他們就能購買更多美國商品。
  • 美國出現貿易逆差,使其他國家能夠將更多金錢投資回美國,例如透過購買美國公債,但保護主義卻會減少外國直接投資(FDI)。例如,來自加拿大的投資於2016年佔總FDI的10%,但是根據加拿大央行2018年1月的貨幣政策報告,「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預計將於2019年底前導致投資水準下滑2%。」

 

加拿大央行總裁波羅茲(Stephen Poloz)於2017年3月的演說概述保護主義的風險:「保護主義不會刺激成長,且成本非常可觀。」事實上,多數經濟學家認同保護主義加劇了經濟大蕭條:

 

「1930年代大蕭條的特點就是保護主義貿易政策肆虐的影響,全球政府採用關稅、進口配額和外匯管制,藉此限縮對外國商品的支出。這些貿易壁壘在1930年代初期導致全球貿易急劇縮減,使往後十年的經濟衰退雪上加霜,儘管全球貿易復甦,卻仍無力反彈。」1

 

此外,諸如中國和日本等貿易夥伴亦可避免購買美國公債甚至加以出售,藉此還擊。如同我於1月29日的網誌所警告:「由於各國關係十分緊密,他們亦可採取其他方式進行報復。一個似乎被忽略的強大報復工具就是他們可選擇減少購買美國公債,甚至出售所持有的部分公債,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此舉可能推升美國貸款的成本。」

 

不過,上述不表示自由貿易沒有風險。自由貿易代表某些國家的部分產業會失去就業機會,這一直都是非常龐大的代價。我們只能盼望政府提出有效的就業再培訓方案,讓員工有機會學習新的技術,並應用於自由貿易創造的新工作。

 

上述也不表示自由貿易就真正公平,艾柯卡書中也論及此點。以此而言,或許可採用「軟性」保護主義工具(例如為部分產業提供低利率貸款或補助),這類措施就不像關稅等工具一樣激烈。此外,各國可視需要透過世界貿易組織,修正他國不公平的貿易措施。

 

 

重點整理

總而言之,我已於前一段時間提出警告,認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風險之一就是保護主義。關稅通常不是單方面的,如1930年代所經歷的,關稅可能產生蔓延效應。如今,由於關稅會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市場似乎已展現一定程度的懼怕:鋼鐵和鋁材關稅的新聞一出,不僅股市出現賣壓,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也下滑,我認為這表示市場正嚴肅看待關稅的挑戰。3月5日最新發展為關稅的消息僅是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籌碼,但我們仍將仔細追蹤目前情勢,因為貿易戰可能即將開打。

 

 

 

 

 

  1. 資料來源:Barry Eichengreen及Douglas Irwin,〈大蕭條保護主義的一系列成因:誰屈服了?原因為何?〉,《經濟史期刊》,第70卷第4期,2010年12月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且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投資人宜明辨風險,謹慎投資。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18-0044